近日,位于城北某商业综合体的一家4S店内,市民何先生选购了一辆价值约3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,“年初就有换车计划,看了好几次,外观和色彩很好,又有智能辅助,试驾体验很好,就入手了。”
4S店内,这种极具个人色彩的消费行为,正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,影响着前端的生产环节。统计数据显示,在“两新”政策带动下,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消费活力十足,带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品产量、高新技术投资保持持续增长。
半年家在成都开7家店
全市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.0%
4S店内,顾客往来不断的场景,是消费市场活跃的具象化体现。这种活跃度,4S店还有精准的数据感知。据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,“上半年,特斯拉在川的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接近10%,总交付量中近五成为以旧换新的消费者。”
“得益于‘两新’政策的有力推动,以及消费者对智能电动出行的认可度提升,特斯拉上半年在四川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,半年间在四川连开9店,7家店在成都。”上述工作人员表示,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网络与用户体验,携手政策红利,助力四川绿色出行转型升级。
特斯拉的这种市场温感,也是许多品牌的共同感受,这种市场温感还有更直观的数据注解。据介绍,随着“两新”政策加力扩围,市场活力持续释放,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.7%,其中,通讯器材类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64.5%、34.5%,合计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.3个百分点。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.0%。截至6月底,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108万辆,稳居全国非汽车限购城市首位。
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
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2.2%
新兴消费的持续活跃,也带动经济循环前端的生产。
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8%,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,1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。其中,增速前三位的通用设备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8.3%、23.6%、17.3%。
“1—6月我们累计产量12.12万台,产值超百亿元,同比增幅双双突破150%。”四川领克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,四川领克已实现5款整车配套件共线生产,其中燃油车1款为领克06(配置|询价),新能源车4款,分别为领克Z20(配置|询价)、领克06E-MP、极氪X(配置|询价)、吉利星愿车型。今年全年预计产量21万台,其中新能源车预计18.41万台,预计产值达183亿元。“在先进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下,现在我们日产量均保持在1100台左右。”
个体企业的发展叙事,虽无法概括成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全貌,但众多企业与城市同频发展,也跑出了产业城市向高向智向绿发展的加速度。从产量端看,上半年全市新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,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手表、锂离子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52.2%、119.2%、45.8%。
新兴领域投资势头较强
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9.1%
消费作为经济循环的终点,既决定生产规模,还决定投资方向。新兴消费活跃,带动新兴领域投资势头较强,上半年,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.4%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9.1%。
近日,一汽-大众成都分公司同日下线两款“成都造”新车,并透露公司正值转型升级关键阶段,“正全力加速推进新能源车型项目落地,预计明年将推出捷达首款纯电动车。”
这背后,是成都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赛道,先后与一汽丰田、沃尔沃、犀重汽车等车企签约,或是“老朋友”相继加码,对现有工厂进行升级改造、导入新车型,或是新朋友落户,并布局首个汽车总部。今年,包括一汽—大众成都分公司的捷达技术改造项目、沃尔沃纯电车型项目、犀重汽车成都基地项目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启动,加快落地转化,推动成都产业升级持续推进。
数据显示,在“两新”政策持续发力和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带动下,上半年全市47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完成投资878.2亿元,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56.8%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唐小未 供图?受访者?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王淇?审核 何晓蓉

更多汽车资讯,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(auto_sina)